原标题:现实版“盗墓笔记”上演,盗墓贼靠查县志挖出8个玉人,获利400万
喜爱小说的朋友都知道,《盗墓笔记》是一本在起点中文网上连载的小说,是南派三叔的代表作。其故事内容大致讲述的就是一名男子,在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奇特的战国古墓,为了一探究竟纠集了一批经验丰富的盗墓则前去寻宝,从而遇到了一系列诡异的事情。这本小说情节跌宕,故事悬念重重,一经推出便获得百万读者的狂热追捧。笔者今天谈起的这段历史,也是一段关于盗墓贼的故事。但和《盗墓笔记》不同的是,这是一段真实的有关盗墓的事情。其盗墓者凭着炸药和简单的工具,便挖掘出了汉代鲁珠王的墓地,并因此获得暴利。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
山东有一李姓男子,人称李老大。此人生性暴躁,好勇斗狠,多次因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而犯事,可以说是监狱的一名常客。2007年,李老大刑满释放,由于好吃懒做,总想着找一个快速发家致富的渠道。就在出狱后不久,之前在济宁监狱一起服役的董某上门找到他,拉他入伙一起在曲阜盗掘古墓发横财,李某点头同意。2007年7月的某一天,李某和董某及其他三人携带钢钎、铁锨、撬棍等工具,开始在当地的深山老林里进行挖掘。但因为没有经验,最终无功而返。后经人指点,李老大专门查阅了《曲阜县志》,经过一番查阅后在书中找到了一个关于古墓地点的文字记载。得知消息后,其团伙成员高兴得乐开了花。因为感觉缺乏盗掘古墓的技术,赵某还请了一位具有盗墓经验的张某,与此同时,李老大还花费5万元收买了负责看管古墓的村民孔某。随后经过一番精心准备后,这伙盗墓贼便开始了盗墓的挖掘工作。2007年12月的某一天,以李老大和赵某为首的八个盗墓贼,开着车拉着洛阳铲和炸药等盗墓工具到达了姜村古墓。在经过一列勘察后,锁定了汉代鲁珠王墓。之后,为了加快盗墓进度,李老大采用炸药爆破的方式将鲁珠王墓炸开,随后掘土搬开墓砖进入墓室中。
这座饱经沧桑的汉代古墓,就这样在炸药的摧残下,轰然被迫敞开了沉睡多年的墓门。李老大等8人,先后多次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利用夜视仪、洛阳铲等其他盗墓工具,对这座千年古墓进行了疯狂的盗掘。多次的盗墓成果令人震惊,这伙盗墓贼在这座汉代古墓中,相继挖掘出了大量的铜器、漆器、金器等物品,装满了五个胶丝袋子,分几夜转移拉走。在其盗掘的文物中,最珍贵的就是八件汉代小玉人。据了解,这八件汉代小玉人极其珍贵,当时的黑市价格高达50万元。虽然知道这几件玉人是珍贵文物,但以李老大为首的这八个盗墓贼,早已被金钱遮住了眼睛,也不明白这八件玉人的文化价值。便仅仅以400万元的“白菜价”分批将这些文物卖给了一个文物贩子。而这名文物贩子在收购后,转手便以高价转手,卖给了私人收藏家,最终部分玉人流落到海外。
古人云:恶有恶报、善有善报,这话很有道理。从2010年开始,以李老大为首的盗墓贼,包括之后牵扯到此案的文物贩子等33人,在公安机关的抓捕下全部落网。盗墓贼虽说落网了,但是文物却已经流失,有的甚至都已经无法追回。当时负责审查此案的曲阜县法院副院长痛心疾首的说道:“这些文物都是无价之宝,本身的历史文化价值无法估量,但却被他们卖了白菜价。”
责任编辑:
标题回顾:原创现实版“盗墓笔记”上演,盗墓贼靠查县志挖出8个玉人,获利4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