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独处到合居,从小房子到大宅子,我们始终在追寻关于“幸福之家”的定义。 对于家的概念,每个人有不同看法。家是能让人卸下防备的秘密基地,也是每个人获取温暖的地方。它是我们的人生来处,亦是每个人向往的归途。当代人越来越重视个性表达,对家的需求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体现功能、营造气氛、回归自我……家空间早已被赋予了更多涵义和可能性。 接下来,我们将联合“方太幸福家”,围绕设计审美、生活态度、家装理念、科学技术等方面,去发现和探见关于家的幸福密码。回归生活本质,享受自我犒赏,追求品味与格调……这一切,正从你的家开始。煎炒烹炸,饮食人生。中国人对吃的探究,早已渗透进我们的骨血与基因。《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能成为现象级的纪录片,除了“美食”资源本身的丰富多样,讲述了中华料理的博大精深外,还将视角落入生活日常中的朴素三餐。通过食物,照见的是普通中国人的情怀与人生,也窥见了每个家庭在厨房诞生的一个个幸福瞬间。
中国人的厨房里有什么呢?柴米油盐酱醋茶,各式香料,汤锅、炒锅、炖锅等各式锅具,还有浅盘深盘各种碗具......在我们的印象中,中国人的厨房是琳琅满目、满满当当的,每个角落都充斥着幸福家庭的讯息。中西方不同的饮食文化触发了不同的厨房文化,“爆炒”食材是我们对幸福生活的一种表达。而“袅袅炊烟”是古人对灶火房诗意的形容,现实则是,油烟只会成为居于室内的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烦恼。
现在,我们对厨房有了更多要求,它不止生产美食的地方,还是混合了设计感、灯光秀、色彩搭配的家居“新时尚”阵地。那么对3位不同领域的设计师来说,什么样的厨房才算“秀色可餐”?Choco德国注册建筑设计师prespace建筑事务所联合创始人专注室内设计的清羽设计创始人宋夏喜欢烘焙;漾典空间设计的创始人李兰婷擅长做西式菜品。擅长延续包豪斯精神,将“极简主义”化为实际设计的prespace建筑事务所联合创始人、同时也是德国注册建筑设计师的Choco,由于长年生活在德国的经历,让她对中西方厨房差异更是有切身体会。在她们看来,一些实用又具有前瞻性的厨房设计,可以让中西方烹饪形式一体化,做到一举多得。需要先把水电位置考虑清楚,家电和五金拉篮的尺寸也都要提前思考。
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优先考虑需要的电器。洗碗机是必须的,省时省力。蒸箱、烤箱、微波炉、净水器……以及是否需要高柜来解决电器过多导致柜体不够用。当电器定好了再计划水电线路和插座位置。合理的电器布局和动线考虑是厨房做饭方便的基础. 会让每一次做饭都变成一种享受。
从电源插头到电器、水盆,乃至灯具的位置,都需要提前考虑。当然,号称“精准主义”的德国人和中国人在生活习惯上的差异是很明显的,尤其从厨房可以看出。德国人对厨房(做工、选材、电器)的品质要求是很高的,但它也只是一个存在感不需要太强、同时也很温馨的角落。但是中国人可能更喜欢用华丽的材质和鲜亮的色彩来传达厨房的重要性。厨房湿度较高,易受到油污、灰尘污染,因此墙面和地面装修的材质选择尤为重要。同时,在颜色和设计的选择上,厨房空间也大有不同。我比较喜欢用石材做台面板,硬度够,坚固耐用,并且一些天然石材不需要任何的外加涂料就可以有很好的装饰作用。柜体可以是实木也可以是复合板。厨房墙背板则可以根据喜好和烹饪习惯来。而根据调查显示,在居室装饰上,无论从造价上还是用材上,德国人在厨房上花费的比重最大。设计往往从烹饪的过程出发,考虑厨房各个功能的合理布置,从准备阶段到洗涤再到烹饪,不会让人在厨房忙乱无章。仅仅一个洗菜池便能体现设计的周到之处。
- Prespace设计工作室位于德国的厨房案例,图源Choco
环保和易打理易清洁的材质,是我们现在做装修设计时的首选。除了科学合理的环保设计和环保材料,还必须有环保施工。因为施工的不规范和不标准对装修后的空气质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如对木制品内外面不做封漆处理,外沿不做收口处理,施工中不保持通风换气等,都可能导致或加重空气污染。
另外,在厨房材料颜色选择上,我们也更倾向于素净的颜色,这样会显得空间比较开阔,整体设计上也比较百搭。在选择颜色上,不存在拥有“绝对高级感”的颜色。厨房的色调主要是由4个部分组成:墙面瓷砖、地面瓷砖、柜门颜色和橱柜台面。分好主次才能让简单的厨房变得更有层次感。如果是喜欢爆炒的饮食习惯,那么柜体质感上建议考虑哑光柜门,比起烤漆面的材质,哑光的不容易留下油脂和手纹,视觉上看起来也更和谐统一。
厨房是家空间中最生动的地方,它提供温暖,满足人们的口舌之欲。但同时,用起来顺手、看起来美观的厨房设计能让生活更加精致,从软装的选择到功能的搭配,再到厨房用品的归纳,都透露着人们对家、对生活的不将就。让空间变得“无界”,首先要打破厨房僵化的物理阻隔,例如通过活动移门实现可敞开厨房设计,将厨房和餐厅、客厅有机融为一体。这样的厨房,不仅高级,功能也不再单一。灯光和材质上都需要考虑,大多数时候会选择同色系和大块面的处理。另外,收纳空间一定要足够,也要合理,不然再大的空间都会显得凌乱。
其实撞色、同色系都可以做出厨房的高级感。虽然颜色是首先从视觉上给人冲击,但除此之外,材质的选择也很重要。甚至墙面砖的拼接、大小的合理选择,都会让厨房的设计感得以提升。空间收纳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收纳物件良好的运用,会让家庭幸福指数直线上升。
同时我觉得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可以长期体现厨房高级感的是这个厨房的油烟处理问题。好的吸油烟机会让厨房空间永不油腻,这种高级感是隐形的,但是也很重要,比如方太的吸油烟机就可以做到很好的油烟处理。收纳空间要够用,尽量把锅碗瓢盆都收进去。我喜欢白色的橱柜,橱柜就是墙体的延伸,它能更好地嵌入墙体;同时,简约的线条也能增强高级感。
- Prespace设计工作室位于德国的厨房案例,图源Choco
除了各式柜子外,还有各种烹饪硬件,德国人倾向于将它们“镶”进柜子里,如冰箱、洗碗机、电热水器等,此外,各种小电器也放在合理的位置上,如咖啡机、面包机等,电源插座布置在墙面,不喜欢用到处引线,更安全可靠。现代生活越来越开放和国际化,即使做中餐也不一定只能选择封闭的厨房。厨房作为占据了中国人生活很大部份的空间,应该和其它的生活空间有交集。餐厅和厨房如果是一体的,既可以增加烹饪的趣味,也可以加强就餐的体验感,是一家人活动和交流的场所。
- Prespace设计工作室位于德国的厨房案例,图源Choco西方饮食观念偏理性,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营养保证最重要。中国烹调, 对美味追求几乎达到极致,讲究调和之美,也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要所在。
中西文化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西方饮食强调营养及餐饮的环境,中国饮食则强调口味及烹饪的艺术。一套家居内同时拥有符合中式料理及西式料理习惯的两种厨房生活方式的设计,即中西厨设计,考虑得就比较全面。
其中,厨房动线可以参考我们《在云端》的案例,在有限的空间内依然设计了中西厨的区域;最新有套鹭湖宫的案例,也是做了中西厨的设计。中国人的餐饮结构根据省份不同各有不同,比如川渝等地方喜欢爆炒,沿海的上海、广东这些地区喜欢煲汤的比较多。关于厨房动线,最好的就是冰箱取菜——洗碗池洗菜——操作台加工——下锅烹饪——然后出菜的动线合理化。当然,如果厨房空间足够大,中间做一个西厨(也可以叫中岛)会让整个空间动线更舒服,也更高级。
厨房的灯光系统,除了应具有基本的照明功能,也影响着使用者的心情和胃口。好的灯光设计,让人们的幸福感从厨房开始传递。在很早之前,我们就开始研究并实际操作这个问题,比如顶面的灯光只能起到照明的作用。同时在色温的选择上,厨房也跟其他空间有所不同。
传统厨房的照明主要是以配套铝扣板的扣板灯为主,这种灯光局限性太大了,通常都是偏冷色系的,在情调上会有点干瘪。现代厨房大多以石膏板吊顶为主,不仅美观,在后期的灯具选择上也更多元化,之后也可以通过对操作台和动线的改良进行补充照明。同时,通过可调节角度的射灯和筒灯,还有方便操作的柜体感应灯以及氛围灯带等,都可以给空间更多的照明选择。色温一般会选择中性光,除了保留食材本身的颜色,也可以让空间氛围更加温馨。灯光设计确实很重要,一般来说,灯光会结合厨房的开窗和使用者的需求来设计。比如操作台、水盆和烤箱上方可以安装几个射灯,这些功能性的灯需要足够亮。吊顶和橱柜底部也可以做一些间接光源来增加亮度和营造气氛。如果是开敞式的厨房,也可以结合餐厅的灯共同使用。
长期以来,煎、炒、炸、熏等中式烹饪所衍生的油烟污染问题,一直被视为厨房卫生的“常见病”。虽然很多人还在沿用传统的脱排油烟机,在一定程度上能抽掉部分油烟,但因其高位安装、采用油烟上排方式难以抽净油烟,且油烟上抽途径通过口鼻会大量吸入油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显而易见。像集成烹饪中心这类产品的诞生,就对改善居室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洗碗机、蒸烤一体机、烟机灶具都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未来大多数人厨电选择的趋势。比起传统厨电,我更青睐智能厨电。对于我来说,厨房必不可少的厨电分成几个部分:清洁类(烟机、洗碗机)、烘焙类(灶具、蒸箱、烤箱)、小电器类(净水器、电饭煲)。智能厨电的优势就是方便现代人操作,在满足功能性的基础上,很多产品还做了安全性能升级。从视觉呈现来看,它们的科技感更强也更加美观。
厨房作为家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往往可以体现一家人的生活状态,以及家人之间的关系,就连烹饪这件事可以是一家人共同的爱好,厨房慢慢变成了家人交流的空间和活动的场所。在我的概念里,厨房、餐厅、客厅都属于“公共空间”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无边界过渡。同时,厨房在设计和产品使用上也需要考虑不同身份成员的使用。我们的案例基本上都用的是电磁灶,这个在我家也不例外。家里没有明火是对小朋友的保护措施之一,但是我们家三岁的小盆友还是会在厨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民以食为天,在做食材准备以及料理的过程中,也是我们和家人相互交流的、非常重要的环节。
对于把家看的很重要的人来说,厨房在家空间的地位非常高。所以在设计中,除了美观,更重要的是高效、安全、方便以及舒适。值得确定的是,在未来,厨房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烹饪功能,让多场景、多功能成为可能。可以将烹饪、收纳、阅读、喝茶、工作、手工等场景与功能融入厨房,遵循“亲而不密,疏而不远”的原则,构建出家庭的活动中心。所以,厨房设计应当有品位、有格局。家人不因独立的厨房格局,被分割在不同的物理空间,影响彼此的情感交流。在厨房,一边烹饪,一边感受时间的流动和四时的变化,炉灶上煲的汤,也多了份幸福的味道。应该会增加更多的互动,不像之前只是负责下厨的那个人忙碌,而是一家人的互动。比如带着小朋友在厨房空间里烘焙和料理,或者是一家人一起做些准备工作。材质上,可能会考虑选择更加单一的产品,会显得空间更大;颜色会选择更加统一的色彩;产品上会考虑多将一些智能设备融入家庭。
依然更倾向是方便、高效、安全和简洁的整体打造。会偏向更易打扫的材质,颜色选择上,则可能更偏业主个人的个性化表达,可以很绚丽也可以很安静。同时,产品也会更注重设计感。厨房不仅仅是厨房,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在欧洲,厨房的概念除去传统的饮食功能,大部分已经兼有了娱乐、休闲以及家庭情感沟通,朋友聚会等诸多功能。 “Living in Kitchen”早已成为一种深入骨髓的生活方式,而且是一种必需。在未来,更新颖的材料和更智能化的家电会更好地结合在一起,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也就是“定制化”的设计。
- Prespace设计工作室位于德国的厨房案例,图源Choco
人们对智能厨电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它们大大满足了当代人快节奏的生活。厨房里安装智能洗碗机可以解放双手,节省时间和精力;蒸箱、烤箱、净水器等厨电,可以丰富我们的烹饪方式,享受多样化美食带给生活的幸福,下厨也更加便捷。而嵌入式厨电则能够让厨房更加整洁,把冰箱、微波炉等嵌入到橱柜中的设计,可以让厨房更加美观。
“高级感”满满的厨房,容得下美食带给人的幸福感,也是现代人美好生活的理想场景之一。
标题回顾:设计者说|烹饪一日三餐的烟火厨房,也可以很“高级”